服务热线:187-9588-9888| 官方微信

行业动态

如何选购合适的低温恒温槽
在科研和工业生产中,选择一款合适的低温恒温槽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低温恒温槽产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考量 。
(一)确定控温范围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实验或生产需求,确定所需恒温的温度点以及温控范围。不同的实验和生产过程对温度的要求差异很大,例如,某些生物实验可能只需将温度控制在 0℃ - 50℃之间,而一些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则可能需要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低温环境。因此,在选购低温恒温槽时,务必确保其控温范围能够覆盖自己所需的温度区间。如果所选设备的控温范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不仅会影响实验或生产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产品质量下降 。
(二)关注温度波动度(控温精度)
温度波动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控温精度,是衡量低温恒温槽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设备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范围。对于一些对温度要求很高的实验,如高精度的物理性能测试、生物制药等领域,微小的温度波动都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应优先选择控温精度高的低温恒温槽,如控温精度能达到 ±0.01℃甚至更高的产品。而对于一些对温度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温精度适中的设备,以平衡性能和成本 。
(三)考虑工作槽尺寸大小
工作槽的尺寸大小也是选购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要根据实验规模或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槽开口长宽深尺寸。如果实验样品或生产设备体积较大,而所选低温恒温槽的工作槽尺寸过小,可能无法容纳样品或设备,导致实验无法进行。相反,如果工作槽尺寸过大,不仅会占用过多的空间,还可能造成能源浪费和温度均匀性下降。因此,在选择工作槽尺寸时,要综合考虑实验样品的大小、数量以及未来的扩展性,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使用需求 。
(四)内、外循环的选择
根据实验是在槽内进行还是需要接外循环,来选择具备相应循环功能的低温恒温槽。内循环主要是通过泵对槽内液体介质的循环吞吐,增加槽内温度的均匀性,减少温度波动,适用于在槽内直接进行的恒温实验。而外循环则是通过泵的循环能力,利用出水口将保温软管与外部设备连接,形成封闭回路,流回设备进水口,将槽内恒温介质外引,建立外部恒温场,常用于为外接设备提供恒温冷却液或对外部实验容器进行冷却。如果实验仅在槽内进行,选择具有良好内循环功能的设备即可;若需要为外部设备提供恒温环境,则必须选择具备外循环功能的低温恒温槽 。
(五)其他注意事项
在选购低温恒温槽时,还需考虑一些其他因素。要确定仪器内是否需添加其他物件,比如有些实验需要添加固定离心管的不锈钢试管架等,这些都要根据实际需求在购买时提前咨询,防止出现购买错误。还要看是否有内外循环,这很关键,在低温恒温槽中,内外循环泵是仪器高精度恒温的关键保证,购买前要查看仪器面板上是否有泵循环按钮或装置。同时,要仔细关注仪器的详细参数,不能粗心大意购买。在网站或产品宣传册上看到低温恒温槽产品图片时,可以先观察仪器的外观,仪器首先展示在面前的是它的外观和面板设计,虽然仪器的质量关键并不在外观上,但一个好的仪器产品,生产厂商在研发及制造时还是很注重仪器外观的,而且外观也能体现仪器的制造材质。现在市面大多数低温恒温槽都是 304 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的,外表是简易的铸钢结构,若发现仪器并非使用 304 不锈钢内胆或 316 不锈钢内胆,那就需要注意了,因为仪器实验一旦有强酸强碱介质,其它常用的不锈钢内胆可能无法满足耐腐蚀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