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7-9588-9888| 官方微信

行业动态

恒温槽选购与使用的实用指南
(一)关键参数精挑细选
在选购恒温槽时,温度范围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所需的低和高温度,确保恒温槽能够覆盖实验或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温度条件。比如,如果是进行常规的化学实验,温度范围在 -20℃ 至 100℃ 可能就足够满足大多数反应的要求;但对于某些特殊的材料测试实验,可能需要更宽的温度范围,如 -50℃ 至 200℃。
温度精度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如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细胞培养实验,应选择控温精度在 ±0.01℃ 甚至更高的恒温槽;而对于一些对温度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业生产过程,如一般性的电子元件老化测试,±0.1℃ 的控温精度也能满足基本需求。
槽体容积的选择则要依据样品的数量和体积来确定。如果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样品,或者使用较大尺寸的实验器具,那么就需要选择容积较大的恒温槽,以确保样品能够完全浸没在恒温介质中,并且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热交换,保证温度的均匀性。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的大型反应釜控温,可能就需要几十升甚至上百升容积的恒温槽;而在小型实验室的常规实验中,几升容积的恒温槽往往就能满足需求。
(二)正确操作与日常维护要点
在使用恒温槽时,正确的操作方法至关重要。放置样品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样品与槽壁或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以免损坏恒温槽的内部结构。同时,要确保样品摆放均匀,不影响槽内介质的循环流动,从而保证温度的均匀分布。例如,在将装有溶液的试管放入恒温槽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溶液溅出,并且试管之间要保持适当的间隔。
日常维护也是延长恒温槽使用寿命、确保其性能稳定的关键。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槽内的杂物和残留物,防止其积累影响温度控制效果和槽体的清洁度。定期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检查制冷和制热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同时,还要注意检查循环泵的运行情况,保证槽内介质的循环顺畅。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对恒温槽的温度进行比对校准,如果发现温度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应及时调整或维修温度传感器。另外,定期清洁循环泵的滤网,防止杂质堵塞,影响循环效果。